March 12, 2009

The Reader 讀愛影后

2009年3月12日

【明報專訊】琦溫絲莉(Kate Winslet)6度提名奧斯卡,終憑《讀愛》封后;本來之前都是以《浮生路》競逐影后的她,卻因為前者而得金像獎,比起她在《浮》的不滿現實少婦,《讀愛》確實挑起更多聲音——琦溫絲莉由年輕演到老,固然考驗演技;與少男共譜忘年戀的一絲不掛情慾場面,抓緊觀眾眼球;到底是否美化了納粹戰犯的角色,更令此片添上無窮爭議。

《讀愛》是非一般愛情故事,15歲少年迷戀30多歲熟女,比早前的港男與闊太之戀還要「激」,不過《讀愛》的色慾熟女是納粹戰犯就敏感得多。過往有關納粹的電影,要在荷李活生存,從來只有做反派,尤其金像得獎片,例如《舒特拉的名單》和《鋼琴戰曲》,都是描述猶太人受迫害的慘,像《讀》般涉嫌透過一段畸戀勾勒出納粹也有無知而人性未泯的小兵,企圖為二戰的邪惡軸心塗脂抹粉,自然給猶太組織群起攻之,也注定除了最佳女主角獎外,《讀》只能在奧斯卡陪跑。

電影改編自德國法官施靈克(Bernhard Schlink)的同名小說The Reader,曾翻譯成40種文字,在英語世界更不陌生,連美國黑人名嘴Oprah Winfrey都大力推介,成為首部躋身《紐約時報》小說榜榜首的德國出品。施靈克成長於戰後,毋須為上一代納粹的罪行受責,卻在遺留下來的陰影中長大,一如男主角米高。故事描述少年米高迷戀中年婦漢娜,發展出情慾交纏的關係,多年後他始發現對方是納粹戰犯,他困惑為什麼不像壞人的她,原來幹過那麼殘忍的壞事,他不敢在人前承認曾愛慕這女子,卻念念不忘已身陷囹圄的她,以前漢娜最愛在上聆聽他朗讀名著,現在米高寄錄音帶,成為漢娜生存下去的寄託,甚至在獄中自學認字,動筆寫信給他,米高卻仍然受困於愛情與道德良知之間,沒有回信。

論述《讀愛》的影評趨向兩極,有的會鄙視電影企圖要觀眾同情納粹罪人(漢娜),也有不少把此角扯上政治哲學家Hannah Arendt在Eichmann in Jerusalem的描述——她於1960年代初到耶路撒冷旁聽納粹戰犯Adolf Eichmann的審訊,他處死的猶太人數以十萬計,但Arendt發現,Eichmann不認罪亦不懺悔,他自辯只是盡忠職守,完成上級命令,處死猶太人。他不過是整個納粹黨的一口螺絲,欠缺獨立思考,也沒有質疑上司的官僚。但邪惡的納粹正是由這一口一口的螺絲組成,Arendt用上banality of evil(邪惡庸常化)來形容這種狀態。《讀愛》的漢娜或者也是這樣的一口螺絲,當法官問她,為什麼明知教堂火也不開門給猶太人離開,她茫然說,開門會造成混亂,她是守衛要負責……米高後來到監獄探望她,問她對過去的感想,她只道,死者不能復生,米高質疑20年監禁她學到什麼樣的教訓,漢娜說:「我學會讀書。」讀書識字,不再因為文盲自卑,抑或學懂反思尋回良知,她更絕望難過?答案應該由觀眾自行判斷,也是琦溫絲莉的期望,她曾在一篇訪問中說。

琦溫絲莉失而復得

曾長居德國的《跳出我天地》英國導演史提芬達利(Stephen Daldry)對The Reader深感興趣﹕「故事裏沒有真正的好人,米高也在道德上妥協,雖然漢娜肯定是壞人,但她也有複雜的個性。」漢娜如此複雜的角色,既有赤條條的情慾戲,又隱藏不堪回首的秘密,導演史提芬認定琦溫絲莉是必然首選,但她當時正在拍《浮生路》,監製Harvey Weinstein接受《新聞周刊》訪問時表示,覺得琦溫絲莉踩兩組戲不保險,力薦曾跟史提芬在《此時此刻》合作的妮歌潔曼(Nicole Kidman)為正選,但開鏡後,妮歌有孕辭演,Harvey之後考慮過《粉紅色的一生》瑪莉安歌迪雅(Marion Cotillard)及《七夜冤靈》娜奧美屈絲(Naomi Watts),但最後角色還是返回琦溫絲莉手上,其時距離重新開鏡只剩兩個月準備。

琦溫絲莉在《鐵達尼號》、《性煙》均曾試過三點盡露,對裸體演出絕不陌生,但如今已是兩子之母,她不免擔心身材肌膚難復舊觀,「我都有橙皮紋及肚腩,唯有開鏡前努力運動瘦身,加上化妝及燈光,在銀幕上看起來還好吧。」她更揚言此乃「最後一脫」,「孩子長大了,漸漸懂事,今後拍片不會再裸露了。」

漢娜是個目不識丁的納粹戰犯,卻與少男米高糾纏,她愛「聽」文學作品,卻以文盲為恥,心態自卑。琦溫絲莉說希望觀眾理解漢娜而非同情,為此曾到紐約幫助文盲的組織觀察,摸索不曾受教育人士的心態。

琦溫絲莉從頭演到尾,少年和中年米高卻分別由18歲的德國男星大高斯(David Kross)和《別問我是誰》的賴夫費恩斯(Ralph Fiennes)飾演。前者演繹激情母子戀及重遇漢娜受審時的感情掙扎;賴夫飾演的中年米高已成為律師,並經歷了短暫婚姻和育有一女。兩男的戲分其實差不多,但對比起大高斯能跟出爐影后肉帛相見,賴夫和化了阿婆妝的琦溫絲莉,卻只有一場獄中探訪的對手戲。誰較幸運?也請觀眾自行判斷。

文:黃錦華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